近日,增城区未成年人保护专题交流座谈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浙江警察学院项振茂教授,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及广东省环保技工学校等院校代表出席会议,共同探讨未成年人保护与教育相关工作。会议由增城区政法委综治督导科科长、我校法治副校长卢俊雄主持。 会上,我校党支部张玉顺书记详细介绍了我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践。学校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指引,构建“预防为主、多方联动”的立体化保护体系: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系列制度方案,将保护工作纳入部门考核与班主任工作体系;深化与公安、司法等部门协作,通过法治课堂、安全演练等形式筑牢教育防线;严格门禁管理与校园巡查,完善监控消防设施,强化食品安全管控;搭建学生干部预警、家校警联动及矛盾调解机制,全方位守护学生权益,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增城区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片。该片系统展现了增城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近年来,增城不断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路径,其经验做法获中央政法委“长安评论”推介。凭借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增城入选全省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先进单位培育名单,区公安分局也获评省级先进,充分彰显了增城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责任担当与卓越成效。 项振茂教授详细介绍了“缑火计划·扶苗帮帮团”,该项目平台集合了警官、教师、医生等多领域的专业力量,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的咨询和倾诉空间。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心理健康支持、法律援助及紧急情况下的帮助。浙江省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可以有效提升对青少年的支持与保护水平。 在专题会议的关键环节,钟景星校长以 "守护青春底色" 为主题发表讲话,从教育本质出发阐释未成年人保护的深层逻辑。"教育是唤醒灵魂的艺术,而保护则是为灵魂成长搭建安全的脚手架。" 钟校以具象比喻切入,强调保护工作需兼具 "制度的刚性" 与 "教育的柔性",就像给树苗培土,既要压实根部的土壤,也要留出向上生长的缝隙。
在交流环节,各学校与增城区职能部门代表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踊跃发言,分享日常巡逻、主题活动等安全教育管理经验,并就强化部门协作、整合资源探索新路径。 从制度创新筑基到科技手段护航,从课堂法治浸润到实战安全演练,广东省环保技工学校以 “润物无声” 的守护姿态,为莘莘学子筑牢成长屏障。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道没有终点的时代课题,唯有凝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治理的协同合力,方能书写这份关乎未来的民生答卷。